2020年5月7日《华商报》
采访主题:吃话梅=和酱油?华商“好奇心”帮你算了“一笔账”
采访专家: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理事张婳、张旭、赵曾
新闻链接:
华商网:
http://news.hsw.cn/system/2020/0507/1182450.shtml
搜狐新闻:
话梅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但网上盛传吃一把话梅就等于喝了好几勺酱油,这是真的吗?酸酸甜甜的话梅怎么会和酱油有关系?这是谣言吗?本期好奇心,华商报记者联合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生活实验室,通过实验来揭秘。
实验原理:根据话梅、酱油、食盐的营养成分表中标注的钠含量,将每种话梅各选50克进行钠的含量计算,换算出每50克话梅折合本次实验的酱油为多少毫升、盐多少克。
实验样本:不同品牌的话梅,分别为:
样本1:甘甜话梅 罐装 净重161克
样本2:话梅条 袋装 净重138克
样本3:话梅 袋装 净重85克
样本4:清梅 袋装 净重60克
酱油样本1、食盐样本1
实验过程:
1.换算酱油中每mg钠相当于酱油量:0.015ml/mg,换算食盐每mg钠相当于食盐量:0.0026g/mg;
2.根据4个话梅样本上的营养成分表标注,计算出四个话梅样品,每50克话梅中钠含量,然后分别折算出含有相同钠含量的酱油ml量;
3.同上,根据4个话梅样本上营养成分表标注,分别计算得出每50克话梅中钠含量折合食盐的量。
实验结果:1号话梅50克含盐量相当于小半瓶酱油
(1)每种话梅50g相当于本次实验酱油的量:
1号话梅:相当于100.8ml酱油,
2号话梅:23.3ml酱油,
3号话梅:相当于26.3ml酱油,
4号话梅:相当于7.2ml酱油。
(2)每种话梅50g相当于本次实验食盐的量:
1号话梅:相当于17g食盐,
2号话梅:相当于4.03g食盐,
3号话梅:相当于4.55g食盐,
4号话梅:相当于1.25g食盐。
注:本次实验结果仅对本次样本负责
吃12颗话梅相当于喝小半瓶酱油
酸甜的话梅为什么会和盐扯上关系呢?张婳分析说,话梅是用成熟的梅子经过加工制做而成的,因为它的加工过程需要用食盐去浸泡、清洗、晒干,也要经过用糖去浸泡、清洗、晒干这样一个过程,因此它的食盐含量比较高。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不同的话梅含钠量有较大的差别。有些话梅,吃起来就像喝酱油。例如1号话梅,不到半罐的话梅,大概11-12颗,含钠量折合成样本酱油,相当于100.8ml的酱油,能做2次卤肉、6-7盘菜。若不经意间吃掉半袋这样的话梅,确实如同喝掉小半瓶酱油一般。
但第4个样品同样重量的话梅,折算成同样酱油的量是7.2ml,大多数情况下此酱油量不足以烹饪一盘菜,与1号话梅相比,4号话梅折算的酱油量明显减少,由此可见不同的话梅含钠量差距很大。
专家提醒:小心摄入“隐形盐”话梅
张婳表示,1号话梅(161克/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克话梅含钠量为13440mg,NRV%为672%,可理解为吃100克这样的话梅,相当于能满足成年人6-7天钠的摄入。
另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6g,从实验的结果看,我们将1号50g样品(约12颗)的钠含量,折算成食盐的量相当于17g盐,高出推荐食盐量近3倍。
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65%成年居民都超过了推荐摄入量。《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2012年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盐摄入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多食盐摄入也与胃癌和脑卒中有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居民钠的摄入中,有72%为烹调食盐的贡献,有8%为酱油的贡献。但话梅既不是盐,也不是酱油,部分话梅也有着较高的含钠量。如果忽视了“隐形盐”,也是非常不利于控制高钠的摄入。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自2015年至今专注于西安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培养及进修专业级别健康管理师,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6篇,承办全国专业学术会议23场,参加全国专业学术研讨会议78余场次,带领学员在央视CCTV-1、央视CCTV-2、央视CCTV-4、央视CCTV-7、央视CCTV-13、凤凰卫视、陕西卫视、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现代保健报》《三秦都市报》、腾讯新闻网、新浪新闻网、网易新闻网、搜狐新闻网、凤凰新闻网等接收营养健康新闻采访,发表报刊专业文章,解答社会营养相关问题570余次,为健康管理师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了良好铺垫,真正为求真才实学者立会,西安健康管理师报名,就找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