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是家家户户餐桌上都常见的菜肴,可是,最近却有人因为食用木耳中毒、生病,甚至失去生命。木耳怎么就变身成“夺命木耳”了?华商报记者联合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的专家通过实验为您揭秘答案。
“干木耳本身没有毒,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菌类。如果食用木耳中毒,很可能是和泡发时间太长有关。”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理事张婳分析说。
7月5日晚上12时,华商报记者用自来水泡发了一份木耳,7月6日早上8时,再用自来水泡发一份木耳。随后,记者带着浸泡了10小时和2小时的木耳来到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实验室,并在实验室现场泡发了最后一份木耳。
记者发现,浸泡了10小时、2小时、10分钟的木耳,外观上看起来没什么差别,闻起来气味也没有太大差别。
实验地点: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生活实验室
实验人员: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理事张婳、张旭
实验顾问: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会长王勇健
实验原理:细菌在菌落检测片上生长后会显示红色的斑点。红色的斑点越多越密集,说明相应样本的细菌数量越高,反之,则说明相应样本的细菌数量较少。
实验样本:浸泡时间分别为10分钟、2小时、10小时的木耳及浸泡木耳混合液。
实验过程:
1. 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无菌水,然后均匀滴加到细菌菌落快速测试片上,作为空白对照。
2. 用无菌注射器取浸泡木耳10分钟的水1ml加入蒸馏水进行稀释,将稀释成20%的溶液均匀滴加到细菌菌落快速测试片上。按照上述的方法依次对浸泡了2小时、10小时的样本进行取样检测。
3.把所有样品液的细菌菌落检测试剂片放到36℃的恒温保温箱中进行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从细菌菌落测试片上可以明显看出,除空白对照的测试片外,样本三张测试片上都出现了红色的菌落,从红色斑点的数量上来看,浸泡木耳10分钟的测试片上均少于浸泡木耳2小时、10小时的测试片上的红色,且呈浸泡时间越久,红色斑点数量越多的趋势。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木耳中细菌菌落总数也会增多。
结果分析:
张婳说,本次实验检测的菌落总数包括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随着浸泡时间越久,细菌数量越多,表示木耳正在被不断地被细菌分解,失去食用价值,有害菌及有毒代谢产物也会增多,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几率。
为何浸泡越久,木耳中菌落数越多?张婳解释说,环境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所以在适宜的环境下,食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就越多,这是符合常理的。泡发的木耳含有糖份,尤其在有水的环境中,夏季高温等因素非常利于细菌繁殖。此外,像银耳、香菇等干菌类,都不宜泡发太长时间,否则细菌大量繁殖易导致菌类变质,产生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毒素。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自2015年至今专注于西安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培养及进修专业级别健康管理师,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6篇,承办全国专业学术会议23场,参加全国专业学术研讨会议78余场次,带领学员在央视CCTV-1、央视CCTV-2、央视CCTV-4、央视CCTV-7、央视CCTV-13、凤凰卫视、陕西卫视、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现代保健报》《三秦都市报》、腾讯新闻网、新浪新闻网、网易新闻网、搜狐新闻网、凤凰新闻网等接收营养健康新闻采访,发表报刊专业文章,解答社会营养相关问题570余次,为健康管理师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了良好铺垫,真正为求真才实学者立会,西安健康管理师报名,就找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