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华商报》采访

2017年2月13日《华商报》新闻采访

采访主题:网传塑料袋冒充紫菜,真的吗?

采访专家: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理事 张婳

新闻链接

腾讯新闻:

https://news.qq.com/a/20170223/003470.htm

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70223/n481469746.shtml?_t=t

多段以“黑色塑料袋制造廉价紫菜”为内容的小视频近日在网络流传,令不少市民心生“恐慌”。我们吃的紫菜真有可能是黑色塑料袋制成的吗?
昨日,华商报记者从市面上买来不同价位的6种紫菜,分别用凉水浸泡、温水浸泡、及用火烧,通过实验来检验紫菜的真伪。
实验过程:
那么,市面上真有用黑色塑料袋制成的紫菜吗?昨日,华商报记者走访西安各农贸市场和超市,购买市面上不同价位的6种紫菜,通过实验来验证真伪。
1号样品购自农贸市场,产地武汉,未标注净含量,价格2元;
2号样品购自农贸市场,产地湖南,未标注含量,价格3元;
3号样品购自小超市,产地福建,含量为紫菜15克,调味料15克,价格3.5元;
4号样品购自小超市,产地福建,净含量为30克,价格为3元;
5号样品购自大型综合超市,产地福建,含量为紫菜16克,调味料14克,价格5.8元;
6号样品购自大型综合超市,产地福建,含量20克,价格9.5元。
实验人员:华商报记者
实验器具:碗6个、凉水1000ml、温水1000ml;
实验过程:
依次取6种样品放入碗中,加入凉水,浸泡后用手抻拉,观察外观;再取6种样品放入碗中,加热水浸泡,观察外观;最后取干燥的6种样品,用火烧闻味。
实验结果:
样品泡水后都能撕破
火烧无刺鼻气味
实验的6种紫菜,打开包装后,2号样品夹杂着绿丝,5、6号样品略微带有海腥味。
经水泡开后,2号、6号样品略呈褐红色,其他样品则为青紫色。外观类似网传视频中黑色薄塑料袋状,但用手抻拉,未出现网传视频中拉不断的情况。且记者发现,较之用温水泡开的紫菜,经冷水泡开的紫菜更有韧性,需要使更大的劲儿才能撕破。
6种样品用火烧后,均略有糊味,未出现烧塑料袋的刺鼻味。
专家解读:
紫菜泡水后外观似薄塑料袋
但不附着水珠
为何紫菜泡水后看起来很像黑色薄塑料袋?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副秘书长张婳认为,这是紫菜自身特性决定的。紫菜本身是半透明的,颜色青紫,所以泡水后看起来和黑色薄塑料袋很像。“只是看起来像,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不同。塑料袋不吸水,泡水后表面会附着水珠;而紫菜吸水,表面不附着水珠。”
为何冷水泡开的紫菜更有韧性?张婳表示,紫菜富含胶类等多糖物质。多糖物质遇水会与水分子结合,同时联合多糖分子,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结构,使紫菜变得很坚韧,难以撕破,这也叫做凝胶特性。“但紫菜的凝胶特性又与水温有关,水温升高,紫菜与水分子的结合又会变得松散。”张婳说。
为何买来的紫菜有的夹杂绿丝,有的泡水后呈褐红色?张婳说:“紫菜细胞中含有藻红素,在鲜活时呈现深浅不同的紫红色。但藻红素降解速度快,紫菜在经过加工、储存和运输后一般只剩下叶绿素,因此会呈现绿色。而如果加热过度或储存时间过长,导致叶绿素也被分解,紫菜就会变成深褐色。”
此外,有网友指出,用黑色塑料袋造假紫菜,需要选择非常薄的再生塑料,但近年再生塑料价格一直上涨,再加上其他生产环节的成本,商家这样做太不划算。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2015年至今专注于西安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培养及进修专业级别健康管理师,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6篇,承办全国专业学术会议23场,参加全国专业学术研讨会议78余场次带领学员在央视CCTV-1、央视CCTV-2、央视CCTV-4、央视CCTV-7、央视CCTV-13、凤凰卫视、陕西卫视、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现代保健报》《三秦都市报》、腾讯新闻网、新浪新闻网、网易新闻网、搜狐新闻网、凤凰新闻网等接收营养健康新闻采访,发表报刊专业文章,解答社会营养相关问题570余次,健康管理师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了良好铺垫,真正为求真才实学者立会,西安健康管理师报名,就找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

陕ICP备20005099号-1  

CopyRight 2016-2024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QQ:在线客服673551671在线客服:QQ:在线客服67355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