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就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环境中,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青年研究人员采集江浙沪地区儿童尿样,经3年多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抗生素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之一,相应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环境领域国际权威杂志《环境国际》上。
据悉,世界科学界一直关注人群(尤其是学龄儿童)抗生素暴露问题,并注意到婴幼儿时期抗生素的使用与儿童时期肥胖风险有关,但其间的关系一直未找到直接的证据。
为找到直接证据,研究课题组从2010年起就着手设计该研究相关方法;2012年起每年收集江浙沪三地学龄儿童尿样约1500人份,该采集工作持续至2014年。
为搞清楚抗生素与肥胖的关系,研究人员按照尿中兽用抗生素浓度将儿童分为由低到高3个组。研究发现,与低浓度组的儿童相比,中、高浓度组的儿童肥胖风险是低浓度组的1.99倍至3倍。
同时课题组采用体质指数和腰围判断儿童超重或肥胖,进一步分析尿液后发现,兽用抗生素或主要用于动物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超重或肥胖有明显的联系。
这也表明,主要来自食品的抗生素暴露与儿童肥胖发生风险之间正向关联。研究人员认为,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来源,主要通过污染水及食物进入人体。
本次研究未观察到肥胖或超重,与那些主要用于人群的医用抗生素有显著性关联。课题组认为,医用抗生素使用实质上是短期高剂量暴露,而来自食品或环境中的抗生素暴露是长期低剂量暴露,该结果提示抗生素的暴露模式可能是影响其促进脂肪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课题组表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使用一年达16.2万吨,约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兽用,48%为人用,超过5万吨抗生素被排放进入水土环境中。
鉴于人群抗生素暴露的普遍性和当前肥胖给个人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他们将扩大检测样本量,并采用纵向研究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进一步探讨儿童暴露低剂量抗生素对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的影响。
目前,课题组正在对所采集的饮用水样及食物样本加以检测、分析,以进一步明确上述抗生素的主要来源。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会长王勇健——尽量选择质检过的动物性食物
复旦大学调查江浙沪儿童后称,体内普遍含兽用抗生素,或致肥胖。这一消息让很多西安的家长觉得紧张,那么,问题究竟有这么严重吗?
昨晚,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会长王勇健说,长期食用兽药超标的食品,可引起致畸、致癌、过敏、肠道菌群紊乱甚至肥胖,“所以,对于动物性食物的选择,要尽量选择质检过的肉类食品,并且在指定正规场所购买。”
“最重要的还是养成良好习惯,”王勇健提醒说,儿童是缺乏自控能力的,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父母。所以,父母首先自己要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结构。尤其在家里已经出现了“小胖墩”的时候,要为孩子做榜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大吃巧克力、冰激凌、薯片等高热量食物。其次,也可以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进行户外活动,多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兴趣广泛了,自然也就不那么热衷于吃了。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自2015年至今专注于西安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培养及进修专业级别健康管理师,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26篇,承办全国专业学术会议23场,参加全国专业学术研讨会议78余场次,带领学员在央视CCTV-1、央视CCTV-2、央视CCTV-4、央视CCTV-7、央视CCTV-13、凤凰卫视、陕西卫视、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华商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现代保健报》《三秦都市报》、腾讯新闻网、新浪新闻网、网易新闻网、搜狐新闻网、凤凰新闻网等接收营养健康新闻采访,发表报刊专业文章,解答社会营养相关问题570余次,为健康管理师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了良好铺垫,真正为求真才实学者立会,西安健康管理师报名,就找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